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春晓·动态

木间记|环山入席:一间红木餐室的秩序与余白

浏览次数:    时间:2025-09-22

开门先见“山”。

圆形山水壁饰像一轮缓慢的月,稳在背景墙正中;

六椅围桌,红木沉静,竹影横斜。

这是一个把“吃饭”重新说成“礼”的餐室。


木间记|环山入席:一间红木餐室的秩序与余白(图1)
木间记|环山入席:一间红木餐室的秩序与余白(图2)


场景的秩序:六椅与一桌的“共振”


这是一张比例拿捏极稳的长方餐桌:面板收边内敛,四腿挺直,转角圆润,承重逻辑一目了然。六把餐椅围拢,椅背上端微向后仰,条形立柱形成“气流”般的竖向节律;面向主位的两把椅背雕饰略重,视觉重心因此被轻轻按住。


动线也被照顾得体:桌边到墙面留有充裕的回旋宽度,靠窗一侧不设高柜,让自然光落在桌面形成一条“金线”。这条金线,让每一道菜都有了舞台灯光。


颜色与材质:深红与留白的对唱


红木是“主唱”,墙面与顶面的奶白与米杏色做“和声”。这种高对比但低饱和的配色,把红木的油润、年轮、暗纹全部推到前台,却不显压抑。地面灰白大理石与云纹地毯提供冷暖缓冲——硬、冷的石材负责清爽与归整;软、暖的织物负责吸音与脚感。用餐时的谈笑因此被收束成恰到好处的“室内音量”。


红木光泽在斜向洗墙灯里呈现出细腻的油光,不耀眼,像被时间反复抛光的光。哪怕清水杯、青瓷盏、黑釉壶随手一放,也像被预设了位置。



圆与方的合谋:器物与意象的布白


这个餐室特别的地方在于“圆”的层层推进:


  • 墙面的双环山水,内外两圆推开空间的纵深,墨色山形在金属细框里像雾起。

  • 桌面中央一只方口的果盘,压住圆的灵动,形成“方主圆辅”的布局。

  • 立架上开敞格与圆盘器的组合,让视线在“方—圆—方—圆”之间走一段短短的游廊。



另一条语法来自“枝”:瓶插修竹、盆栽罗汉松,都是“轻笔”。它们不喧哗,只负责把空气写成可见的线条。你能在竹影里看见风速,也能在松针上看见季节。



工艺的轻与重:手感中的礼数


近看桌椅,更能体会这间餐室的“节制”:边抹内收,手肘触处做了圆角倒棱;椅背的浮雕收在窄域,避免贴背处的花哨与硌感;腿足上端与牙条之间留出细密的“呼吸缝”,让视觉重量不至于沉降。坐下时不会听到金属件的脆响,只有木与木的贴合,这是榫卯结构的静默礼貌。


配套高柜与格架也遵循同一逻辑——攒框镶板,线脚不抢戏;器物以少胜多,留白让目光有落脚之处。一间好的餐室,不是把东西摆满,而是让每一件都“各得其所”。


这两张图呈现的,不是“中式风格”的符号堆叠,而是一套可被日常反复实践的空间法则:

以秩序安人心,以对比显材质;让圆与方共同书写节奏,让植物、器物与光线完成最后一笔。

当一家人落座,灯沿缓亮、竹影轻摇,你会发现——饭菜只是开场,真正的主角,是被好木、好光与好距离托起的相处时光。





联系我们/Contact us
广东春晓木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港前路293号
粤ICP备17161131号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 早8:30——晚5:30
电话:020-82488489
传真:020-824891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