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乐境
我们现在很多人会羡慕古人的清雅生活,希望家中也有处清境,最好有一院子,通天接地,有几棵香妃竹,树影斜斜的映在茜纱窗上,于阵阵清风中,听鸟儿啁啾,观修竹数竿,抚慰尘心,安放闲情。春日吐新诗,夏光拨修竹,秋风听落木,冬雪压枝头。房舍作为栖心养神之所,也应有茶寮、书斋、琴室、佛堂。从建造园林、营造茶寮、布置书斋、装点香室、陈设案头中慢慢寻回古时的风雅生活,而后由视觉的空间清赏再到胸中的文心关照。 『居处寄吾生,但得其地,不在高广』。有屋一间,无论大小,一桌一椅一卷书,一灯一人一茶杯,便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、安顿心灵的所在。室雅何须大,花香不在多,以素为绚,得温润与静观,小筑四目见古湛;以真为本,得平淡与明道,斗室随处满幽旷。人之所乐,于欢场中享娱情,在清境中得睿智,而后者之乐尤深。树木合边,终日规啼,看看叠山理水、曲径通幽的园林,把玩移日,闲适漫临,看看清新脱俗、曼妙恬静的案头文玩,便会知晓古时文人是如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修身养性、物我两忘的了。如今人在繁华之世,若要寻一刻清静,自当以素物为伴,一案一椅等精良陈设,尽显古韵。一把浑朴的陶壶,装满辽远的山野之心;一尊简淡的泥炉,燃起幽幽的煮泉之趣;一件素净的茶杯,邀来久违的会心之友……在素物的空境里,我们寻回了对生活的热忱之心。风雅的种子,需成长在生活的土壤里,才会让人收获心性的踏实。回归生活,万物诗情才会为你而生。寻闲是福,适情为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