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微亮,院角挂着露。我把水烧开,第一泡不催。人到中年最怕急:群聊不停、消息炸、表格追着跑。可茶告诉我——滚也要等它静,香才出来。
太阳上墙,我把藤椅挪到影里。把手机留在屋里,耳边只剩风声。前半生争来的很多,真正用得上的并不多。你要的不是更多,而是能喘口气的位子。
午前一阵雨,屋檐被敲得密密的。我续了第二泡,味道淡下来,却更顺口。很多事也是:急着讲清楚,越说越乱;等一等,它自己就过去了。该放的放过,是中年最省力的本领。
下午把旧茶缸翻出来。体检单、孩子作业、父母挂号、房贷利率……这些词每天像石子往心里丢。茶慢慢出味时,我只做三件小事:把背坐直,把气吐慢,盯着杯里的光。把力气收回到自己身上。
傍晚起风,爬山虎晃一晃。我喝到微苦,随后一点甜从舌根回来。这就是日子的脾气:该苦的苦过,甜才回头。别怕当下不完美,回甘不会缺席。
天色沉下来,院外脚步擦过。我不抬头。中年的“通透”,不是对谁都热情,而是对自己认真:不回应无效的挑衅,不解释无谓的误解,不参加消耗的社交。
茶凉了,我再温一次;能续的续,不能续的就空着。许多关系、许多计划,也是同一个道理。留一点空白,才装得下安心。
月亮上墙,壶倒扣在案。院子黑起来,心却没那么累了。你会发现,所谓“活得通透”,不过是学会这几件小事:给自己一个安静的角落,给情绪一个缓冲的时间,给生活一个不必马上回答的权利。其余的,交给夜风,交给一杯慢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