层级起伏,虚实相生:客厅的陈设答案
左高柜上部做开放展示格 右侧为低柜台面 看得到与看不到各占其所 常看之物入景,不常用的藏起 骨相分明,空间自然松弛 局部格栅门+金属横杆 通风散热、遥控穿透都不误 关门整洁,开门顺手 斜光下的栅影让墙面“会呼吸” 框、腿、围皆榫卯咬接 转角压边、顺木走线把“直与柔”握在一起 外观克制,结构有骨,越用越稳。 左开架可改博古格,右立柜能换抽屉组合 客厅尺度不同、功能不同 部件随之进退,常用常新 四角高挑圆裰足+铜色杯脚 既防潮也“提气” 厚实木作离地一指,空间立刻松快 圆环拉手、合页、横杆皆为温润铜色 不喧宾,不夺目,却把器用之美悄悄提亮。 深绛版(小叶紫檀色系) 沉静、端庄,适合有分量的客厅 浅雅版(缅甸花梨色系) 明朗、温润,配浅墙地更显通透 同一构造,两种温度,各取所需。 比普通“电视柜”的进阶点 01 01|透而不乱 格栅面板兼顾通风与遥控穿透 不再为“关门没信号、开门见杂线”两难 02 02|藏而易取 高低有层 展示、常取、深藏三层逻辑,起身一臂可得 03 03|久看耐看 榫卯结构耐久可修,木、铜、影共同老化 时间只会把它打磨得更柔和。 它不只是一件“承载电视的柜子” 而是一面起伏有度的日常陈设 能藏能展、能呼吸、也耐看